第234章 父子(2)

这是一个不注意下,就可能导致谯县曹氏得内部,出现严重偏差,如果赶上形势有变,加之有别有用心之辈利用,就可能演变成内忧外患的双重危机。

小主,

而在曹昂后续的讲述下,还提及了奉邑、复客等制,这都能让曹操联想到己部麾下存有的类似现状。

特别是提及这些所谓制度时,为何存在,存在中所生矛盾与威海,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隐患,曹昂仅站在自己的角度,将它们给一一阐述清楚,这让曹操的情绪有了起伏。

麒麟儿啊!!

真真是曹氏的麒麟儿啊!!

曹操看待曹昂的眼神,已经不是简单的赞许和欣慰那样,而是带有志同道合的特殊感情在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随着曹操在丞相这个位置待的时日越久,那种内心的孤独就越深,因为真的是太如履薄冰了。

很多人都说他多疑,可又有谁看到他背负了多少?

这些背负,是让他输不起的。

因为有太多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他必须走稳每一步,容不得半点闪失。

“所以你想到了军改?”

曹操努力平稳心神,向前探了探身,对曹昂讲的时候,曹操伸手拿起酒勺,为自己盛了一觞酒。

此刻的酒,温的恰到好处。

“正是。”

曹昂点头应答,目光沉静如水,“孩儿这些年在外历练,直面过无数困境和挑战,也是这样,使孩儿深深明白一个道理。”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斗争、博弈、对抗,对于想要取胜的一方来讲,必须要有绝对的底气才行。”

“军队就是这个底气。”

曹操笑了笑,喝了口温酒,看向曹昂说道。

“是的父亲。”

曹昂低首道:“在孩儿坐镇襄阳,节制荆豫徐扬交五州军政期间,曾先后推动整风之举,在荆南试行军改诸策。”

“或许这个进程不算快,但却叫征东将军府麾下文武,特别是统兵将校,知晓了这样的事情。”

“在孩儿看来,知晓了远比乱想要好,也是这样,使孩儿在击败孙策,收复江东诸郡,出于对江东的平稳,孩儿定下了新的驻防体系,明确对应的职权,麾下的统兵将校没有出现有顾虑,不满,甚至是别的情绪,而是一个个都投身于新的职责与使命下。”

曹操点点头,饮下觞中美酒。

这点他是知晓的。

曹昂所行之策皆有章法,不求速成,但求根基稳固,特别是针对扬州的一揽子计划,曹操在看过后是颇有感触的。

如果在此后数载,江东诸郡能够按着这一方向稳步推行,则民心可安,军心可定,根基可固。

“也是这样,孩儿觉得涉及军改,应上升一个层次。”

在曹操的注视下,曹昂表情正色道:“以荆南试行军改为根,在许都治下推动军改,但不涉及诸州各郡的一应军队。”

“叫效忠于父亲,投效于曹氏的一众将校,无论是宗族将领,亦或是外姓将领,皆能清楚的知道,父亲想要进行的军改到底是怎样的。”

“这倒是一个新颖的思路和方式。”

曹操笑着看向曹昂,“这也是你想给为父分忧的方式?”

“父亲英明。”

曹昂没有推辞,而是继续说道:“对于军队,孩儿是有些心得和建树的,面对熟悉的事务,孩儿上手是比较快的。”

“在孩儿看来,父亲作为大汉丞相,需要在这天子脚下,有真正能帮您掌控好在中枢精锐的人选。”

“此人选非但要通晓兵事,更须忠贞可靠,能秉持父亲之志,且深谙朝局与军务之平衡……”

听曹昂讲这些话时,曹操的脑海深处,不由自主浮现出一幕幕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