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属意萧淮继位,可司左丞的一番话让他改变了主意。
司左丞说:治国之道,先安民,后兴邦。君若不仁,民必不善。民心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君之贤明,不在自身,而在听从民声。贤君敢于亲疏,不论贵贱,此乃大智。
萧渝虽常年不在他身边,与他关系疏离,却为北冀百姓做了不少实事,许多百姓尊敬、爱戴他。
他知道萧渝才智过人,心系苍生,只是他一直不想承认罢了。
萧柏桓也很庆幸萧渝聪明,若不然他真的死在衍庆殿那场大火中了。
萧柏桓虽在密诏中言明百年之后传位于萧渝,却未将其公之于众。
他心知,萧渝因为宸妃之死对他心生怨念已久,而且他手中还握有宸妃留下的玄龙卫,这事令他一直惴惴不安。他们的关系若是再恶化,真不知萧渝会做出什么过激之举,比如谋逆。
所以,萧柏桓决定暂不公开传位诏书,而是暗中观察萧渝的一举一动。
倘若萧渝一直与他不对付,他不介意另立新诏。
最近几个月病发越来越频繁后,萧柏桓便留了个心眼,他将玉玺交给可信赖之人妥善保管,以防发生不测。故而卢后一直找不到玉玺所在。
“渝儿,你的事孤已查明,定会还你清白!”萧柏桓温和道。
萧渝拱手行礼:“儿臣谢过父王。”说罢静立一旁。
萧柏桓阴鸷的眸子猛然盯向卢后,厉声道:“王后!你身为一国之母,竟污蔑渝儿谋逆,发动宫变,残害大臣,屠戮百姓!该当何罪?!”
雷霆般的喝问声震得众人纷纷变色,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卢后身上,又时不时瞥向萧渝。
难道这一切都是卢后所为?
二公子竟是遭人构陷!
那些听命于卢后的人,面如土色,冷汗涔涔。
若真如此,他们岂不是成了谋逆同党?
想到可能株连九族,不少人已双腿发软。
卢后强子镇定,厉声反驳:“大胆狂徒!萧渝谋反举国皆知!你定是他找来假扮的同党!”她转向四周将士,“众将士听令!此乃叛贼扰乱朝纲之计,速速将其拿下!”
她暗自盘算,此刻她兵力占优,纵使萧渝有玄龙卫在手又如何?玄龙卫驻在城外,就算想入城救驾,也会被萧淮的大军拦截。
只要速战速决……
无论是原先镇守在城门口的,还是城墙上的将士,此刻都迟疑不动。
卢尚书早已瘫软在地,汗流浃背,不敢言语。 乐文趣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