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
废除农奴制后,推行均田令。
能够从事农耕的地区。
朝廷给予农具、技术等支持,帮助其发展农业。
适合放牧的区域,则分配草场。
大幅度降低赋税比例,实行休养生息之策。
宇文衍相信。
此举一定能够获得雪域高原百姓发自内心的感激。
大周天子让他们摆脱农奴身份,从此获得自由身。
虽说封建社会的自由身也受诸多限制。
但比起毫无人性的农奴制来,那就是天大的再造之恩了。
再者。
就是大力发展商业贸易,扶持当地相关产业。
这些年来。
象雄、苏毗二部,和中原的商贸中尝到了甜头。
其中。
牦牛制品:包括活牦牛,牛肉干,皮革,酥油。
以及良马,氆氇,萨乐香,玉石等。
是最为主要的几种贸易商品。
氆氇是一种羊毛织物,是雪域高原传统衣着材料。
纺织而成的床毯,地毯,深受中原富贵人家的钟爱。
产于高原上的良马,被认为是古“秦马”。
即后世所说的“河曲马”。
混有波斯马,大宛马,突厥马的优良基因。
体型高大,身材匀称。
挽力强,速力佳,持久耐劳,适用于高原军事作战。
后续。
兵部将在吐蕃道和青海道设立多个军马场,培育良种战马。
另外。
发展贸易的同时。
朝廷大力扶持金矿,盐池的开采。
这项决策会在青海,吐蕃两道一并施行。
雪域高原拥有储量较高的金银矿,以及取之不尽的盐湖。
在盐拥有战略物质属性的历史背景下。
宇文衍定然会以国家手段,将这些盐湖充分利用起来。
最后。
那便是在吐蕃道逐步推行中原地区的一应治理之策。
修驿道,建官商两用驿站,改善交通,传讯效率。
建官办学堂,实行中原颇具成效的应试制度。
将来,拔尖的学子有机会进京学习。
设军府,招募府兵。
……
当然。
移民那是必不可少的。
皇帝已经和内阁大佬商议,针对青海、吐蕃两道制定了长期的移民计划。
以后。
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中原移民迁居高吐蕃道。
宇文衍对雪域高原的重视,甚至超过了半岛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