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沉默片刻,忽然放下丝线,起身走到窗边,目光落在远处的蔡家坞堡。那是一座占地庞大的坞堡,四周环绕着高大的箭楼与望楼,双阙楼巍然矗立,宛如守护神一般。坞堡内,四方院落错落有致,农田阡陌纵横,炊烟袅袅升起,一派祥和景象。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下,却暗藏着无数复杂的利益关系与权力斗争。
小主,
“去备车,我要去见父亲。”蔡之韵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蔡讽不在宛城内,在蔡家的坞堡里。
作为南阳豪族代表之一,蔡家坞堡占地庞大,连奴隶带佃户,足有三千人之多。坞堡的设计外围高墙环绕,设有多个箭楼与望楼,内部则以四方院落为主,每座院落都有独立的生活区域,既保证了家族成员的安全,又便于管理庞大的人口。
蔡家坞堡,是南阳最具代表性的豪族堡垒之一,也是蔡氏家族权力与荣耀的象征。
坞堡依山而建,背靠连绵起伏的丘陵,面朝开阔的河谷。四周高墙环绕,墙高约三丈,以青石砌成,厚重坚固,墙顶设有垛口与箭楼,每隔百步便有一座了望塔,塔身以木梁为架,外覆以防火的泥灰,塔顶设有铜铃,风吹铃动,清脆之声可传数里。坞堡四角各建一座高耸的角楼,形制与箭楼相似,却更显雄伟,角楼之间以高墙相连,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
坞堡正门前,两座巍然耸立的双阙楼对称而立,楼高三层,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檐角悬有铜铃,微风拂过,叮咚作响。双阙楼之间是一条宽阔的青石大道,大道两侧植有高大的槐树,枝叶繁茂,遮天蔽日。大道尽头,是一座气势恢宏的正门,门高丈余,宽达五丈,以巨木制成,外覆铜钉,门扉厚重,仿佛能抵御千军万马。
蔡之韵下马,步入坞堡。坞堡内部布局井然有序,分为多个区域,主宅区、祠堂区、仓储区、兵舍区、农田区等,各区域之间以青石铺就的小径相连,错落有致,宛如一座微缩的城池。
主宅区位于坞堡中心,是一座占地广阔的四合院落,院墙高耸,院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池沼点缀其间,花木繁盛,四季常青。主宅正厅名为“承恩堂”,取“承蒙皇恩”之意,厅前立有石阶,阶前设有一对巨大的石狮,狮身雕刻精细,栩栩如生,威严之气扑面而来。
祠堂区紧邻主宅,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建筑群,供奉着蔡氏历代祖先的牌位。祠堂正中设有三间大殿,殿内香火缭绕,供桌上摆放着整齐的祭品,殿前设有一座高大的祭坛,坛上刻有蔡氏家族的族徽,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仓储区位于坞堡西南角,占地广阔,设有数十座粮仓,仓顶以茅草覆盖,仓壁以木板加固,仓内堆满了粮食、布匹、铁器等物资。这些物资不仅是蔡家自用,更是应对战乱时的重要储备。
兵舍区位于坞堡东侧,设有练兵场、兵器库、马厩等设施。练兵场上,蔡家私兵正在进行日常训练,刀光剑影,马蹄声声,展现出蔡家在军事上的强大实力。
农田区分布于坞堡外围,依山势而建,阡陌纵横,水渠纵横交错,灌溉系统完善。农田中种植着稻谷、麦子、豆类等多种作物,丰收时节,金黄的稻浪翻滚,绿油油的麦田随风起伏,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坞堡内的佃户们在田间劳作,虽面露疲惫,却仍保持着井然有序的生活节奏。
蔡之韵缓步穿过主宅区,来到父亲的书房。书房位于主宅后院,是一座独立的院落,边上一片竹林,竹叶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蔡讽正在席上端坐,博山炉中余香袅袅,见女儿进来,只淡淡道:“韵儿来了。”
“父亲,”蔡之韵行了一礼,直接开门见山,“女儿恳请父亲,代女儿向孙太守……提出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