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无涯先生

流华录 清韵公子 2132 字 28天前

于吉凝视他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此子傲骨天生,却能听得进逆耳忠言,确非凡品。“教你谈不上。”于吉拂尘轻扬,一点微不可察的青色光华悄然没入孙宇眉心,“此乃一段‘清心守拙’的静功口诀,虽非绝世功法,却可助你在参悟典籍时,稍敛锋芒,静心宁神,免受其反噬。至于能否借此化解那异种真气,救你义弟,尚需看你自身缘法与造化。切记,刚柔并济,方是正道;虚静之中,自见真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青光入体,孙宇只觉一股清凉之气如溪流般淌过灵台,原本因伤势、杀意而躁动不安的心神,竟奇迹般地平复了几分,连经脉中那几股纠缠冲撞的异种真气,似乎也稍稍缓和。他心中震撼,深知此诀珍贵,再次躬身:“先生传法之恩,孙宇没齿难忘!”

于吉坦然受了他一礼,这才重新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宗仲安。“宗道兄,你看如何?孙府君并非冥顽不灵之辈,张角道友的真气传承,或许在此子与其义弟身上,另有一番机缘,未必一定要以毁灭告终。今日,便请道兄看在贫道这几分薄面,暂且罢手,如何?若道兄执意要战……”于吉话语微微一顿,周身那圆融自然的气息陡然一变,虽未展露任何杀意,却仿佛化作了无边无涯的浩瀚海洋,深不见底,包容万物,却又蕴含着足以吞噬一切的恐怖力量,“贫道这把老骨头,说不得也要活动活动,向道兄请教一下这十年来,‘天道印’又精进了几分。”

宗仲安的目光在于吉与孙宇之间流转,沉默良久。他深知于吉修为高深,尤其擅长久战与化解之道,其“无涯道”最是绵长难缠,自己纵能胜之,也必是惨胜,绝非一时三刻可决。更主要的是,于吉方才点出张角真气可能另有缘法,隐隐触动了他内心深处对故友之道的一丝不确定。最终,他眼中种种情绪归于那片天道般的漠然,化作一声若有若无的轻叹。

“于吉道友,你总是这般……善于寻找那‘一线生机’。”他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今日之面,吾可暂记下。然天道运转,自有其轨。孙宇,望你好自为之,莫要辜负了于吉道友这番回护,亦莫要……走错了路。”

语毕,宗仲安的身影开始变得虚幻,如同水墨画中的人物被清水润开,渐渐淡化,最终彻底融入周遭的暮色与虚空之中,再无痕迹可寻。那笼罩天地的最后一丝威压,也随之烟消云散,唯余山风吹过古柏的松涛之声。

直到此刻,孙宇才真正松了一口气,一股强烈的虚弱感席卷全身,令他几乎站立不稳。他强撑着对于吉再次郑重长揖:“晚辈孙宇,多谢先生救命、点拨之恩!”

于吉拂尘虚抬,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气劲已将孙宇托起。“府君不必多礼。”他望着孙宇,眼神深邃如星夜,“今日救你,是缘,亦是劫。前路漫漫,荆棘犹存,太平道不会罢休,朝廷亦非铁板一块,更大的风波,或许还在后头。你所肩负的,已非一人一城之安危。望你善用所学,体悟刚柔,明辨是非,在这乱世之中,为这天下苍生,真正寻得一条……生路。”

孙宇独立于残垣断壁之间,暮色彻底笼罩大地。他回味着于吉的每一句话,感受着脑海中那段玄妙的“清心守拙”口诀,又想到宗仲安离去时那莫测高深的话语,心中波澜起伏,更感肩头责任重大。他握紧了怀中典籍,又轻轻抚过腰间的倚天剑,眼中少了几分纯粹的锐利,多了一丝沉淀后的深沉与坚定。

他正欲下令整队继续赶路,却见于吉并未如想象中那般飘然离去,而是静立在那株古柏之下,目光温和地望了过来。

“孙府君,”于吉开口道,声音在渐起的夜风中依旧清晰,“你伤势沉重,内息紊乱,虽有静功口诀暂且安抚,然此处距南阳路途尚远,难保不会再有如南宫晟、乃至比其更棘手的拦截。宗道兄虽暂退,太平道却绝非仅有他一人。贫道既已插手此事,便送佛送到西,且陪你走一遭南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