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也不是李子建趁着张应昌不在王铁跟前就使劲的在他背后黑他,而是这张应昌写的那大别山调查报告中确实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这李子建虽然对在山里组建官府当坐寇不懂,但是李子建对各类军事问题十分精通,别的问题先不谈,后勤这一关首先就过不了。
那张应昌在报告中说大别山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就这点基础就不足以养活铁营这几万人马,以及可能投奔铁营的一些流寇队伍。
...
这王铁听完李子建的汇报之后那自然也就被李子建给影响,认为这张应昌的报告有些夸大其词,大别山并非是一个当坐寇的首选之地。
那李子建话音一落,王铁放下手中的茶杯接着李子建的话茬笑着对那李岩说道:“先生于官府行政一道上有大才干,日后咱们还得仰仗先生的指导。”
“但这军事一途先生还需多加历练,您就不要掺和了。”
过去王铁他们认为,这大别山区应该和那川陕豫楚交界一带的荆襄郧阳等处山区一样。
这荆襄山区虽然也躲着不少土匪山贼流民饥氓在里面讨生活,但山区大部分地方都是没有经过开发的原始丛林,属于是烟瘴蛮荒不毛之地。
但张应昌的调查报告颠覆了王铁他们的认知,王铁他们没想到这大别山区里面的开发程度居然这么高,从报告上看开发程度甚至都超过了豫西山区。
当然,这人文景象那也跟豫西山区差不多,里面那基本上也是民匪不分,民风的彪悍程度那是一点都不输这豫西山区的老百姓。
也正是因为这大别山区内民匪不分山寨林立,那张应昌就认为如果能够把这帮杀才给收编,那这铁营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后备兵源,不用担心打不起跟官兵打不起消耗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对于张应昌的这个想法,王铁和李子建在见识过这豫西山区的彪悍民风之后,就认为这事不是那么容易被办到的,所以对张应昌报告中的第三点表示怀疑。
...
那李岩听完王铁跟李子建的话后,放下了手中张应昌的那份报告,然后便摆了摆手严肃的对王铁说道:“大帅,属下虽不懂军事,但也懂得一个道理。”
“那就是这甘蔗没有两头甜的,这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事情?!”
“那江南之地鱼米之乡适合当坐寇,既不用愁后勤粮草供应的问题,可大帅您也没那个本事打过长江去啊!即使您打过长江去了您守的住吗?!”
李岩这番话一出,这关帝庙的主殿内的空气瞬间就下降了好几度,那坐在这茶桌上的几人脸色大变不说,就连在殿内处理各种文书档案的情报部工作人员也都愣住了。
大伙们心想李岩这小子是真他娘的不怕死啊!居然敢当着大帅的面说大帅没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