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够得到康国百姓的支持,获胜几率会大一些。否则对方军民联合,战争难度大大增大……”
众人静静的听着房玄龄分析的有道理。
军队远征,若是能够得到敌国百姓的支持,获胜机会将大大提升。
“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们和史大奈将军相隔较远,不能对他远程指挥。
这件事情我们也不能对他惩罚,否则会影响到军心,甚至有可能……”房玄龄的话没有说完。
李世民已经明白了,如果他们惩罚史大奈会寒了对方的心,到时候史大奈有可能会带着军队投靠秦王。
李世民是打过仗的,知道军队打得越远,难度越大。
这种难度,不仅仅是军事上面,还有士兵心理上面,他们的压力会很大,精神紧绷,必须对他们宽容一些。
“话虽如此,但是打着秦王的旗号去战斗,到时候战争胜利了,秦王岂不是成最大的功臣了?”李世民看着众人说道。
众大臣都点了点头,朝廷好不容易打赢了战争,不能被秦王抢走风头。
“左仆射,你有什么办法吗?”李世民又看向了房玄龄。
这是他比较倚重的大臣,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方都能提出合理的办法。
“陛下,臣觉得现在还是让史大奈将军继续打着秦王的旗号,赢得康国百姓的支持,打赢后续的战争。
此时转变战略,我们有可能会转胜为败,造成更大的损失。
兵者国之大事,咱们首先要把战争打赢了,其他的事情都往后放一放。”房玄龄从大局角度讲道。
在场大臣都觉得有道理。
房玄龄继续道:“我们可以把战争的详细经过给记录下来,等战争结束之后,我们登载在报纸之上向天下人宣扬!
这样天下人便知道,军队是朝廷的军队,将军是朝廷的将军,我们只是借助了秦王的一些力量,并不是秦王主导的这场战争。”
李世民微微颔首,道:“好,就按照左仆射的方法去做,另外再运送一些物资,同时派使者去往军营,犒劳大军。
还有……让史大奈稍微注意点,有些话能不说的就不要说,以便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众人点头称是,便退了下去。
第二天的朝会上,李世民向众大臣表态,支持史大奈,大臣们的弹劾文章这才逐渐减少。
开完早会,李世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