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三十万迁移的百姓已经筛选完成,计划是八月中旬从各地出发,九月中旬抵达嘉峪关,然后沿着北线丝绸之路抵达乌鲁木齐,计划在十月底前抵达。
嘉峪关到吐鲁番这一段路,三到五月份风沙和沙尘暴几乎天天出现,能见度低且昼夜温差大,极为危险,
六到八月沿途戈壁地区温度极高,据说打一个鸡蛋放在石头上都能煎熟了,脱水、中暑极易发生;
十一月到次年二月,气温倒也还行,但白天时间短,徒步光照时间有限,也可能会遇见风雪,行进速度太慢。
只有九到十一月,环境最为稳定,晴朗多云,降水稀少,风沙和沙尘暴少且小,白天可能就和江南的三四月差不多,夜间可能和北方的白天差多,极为舒适。
除了行军安全性问题外,刚好也完成了秋收,也给伊犁河谷、南疆留出了准备的时间。”
“这事儿你们定就行!”
崇祯点了点头,将奏疏放到一边:“朕听说百姓们议论很大?”
“是有些,主要是名额太少了,想让朝廷增加名额!”
“不可!”
袁可立接过了话题:“无论是南疆还是伊犁河谷,环境都极为的脆弱,也就是此战我们干掉了不少人,否则这三十万人都要慎之又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