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到院子,入眼一大群人围在中间,五个麻袋已经全部清出来,从中至少发现了七八种物种,而让众人激动不已的,正是陆史虞拿在手里的,表皮呈现淡土色的“植物根”。
管家拿着信纸念叨:“据董少爷所记录,此物在当地被称为番薯,也是一种外来食物,他们的商队一路往西,中途方向偏移误入闽中一带,番薯便是闽中地区的一种粮食,因为味道甘甜,当地许多百姓都有种植。”
陆史虞点头表示明了,蜀中离京遥远,若真是在那里种植,中原地区没有风声也是正常。
又或者,这种番薯对土壤气候有所要求,才没有传开来。
“找到了?”
这时候,蔺荷走近,陆史虞便将手中的番薯交给她:“看着像,切开后水煮也是同样的味道。”
他曾吃过一次红薯做的粥,印象深刻,所以此次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检验。
蔺荷听得一顿,而后认真道:“检验的办法有很多,下次不要这样了,万一有毒怎么办。”
“哎呀,小的也是这样和老爷说的。”
四九在一旁抱怨:“可惜老爷不听小的的话,蔺姑娘你可得多说说!”
陆史虞看了四九一眼,板着脸:“老爷我为什么身先力行,你这个书童不清楚么?”
“嘿嘿嘿,就算小的主动吃,老爷肯定也不允许啊。”
四九嬉皮笑脸,他从小跟着陆史虞,最清楚陆史虞是个什么样的人,外表虽看着严厉不近人情,但实际上刀子嘴豆腐心:“不过,小的还是要斗胆开口,老爷如今是有家室的人了,可不能再和以前一样无所谓,对吧蔺姑娘?”
蔺荷挑眉:“说不定人家并没有这样觉得。”
听着二人你来我往的话,陆史虞抿了抿唇,过了会儿才撇过头,轻声道:“不会再有下次。”
确认是红薯后便好办了,直接派人去闽中寻种,而此次董家侄子带回来的红薯则被蔺荷带入皇宫。
红薯高产,味道也不错,生吃甘甜爽脆,煮熟后味道更是堪称绝味,软糯甜蜜,舌尖轻轻一抿便犹如融化在嘴里。
更重要的,红薯是一种对土壤和环境适应性极强的作物,若能满足肥水充沃,亩产甚至可以达到五千斤!
这意味着什么,恐怕连城墙下乞讨的乞丐都明白!
——如果红薯能够广泛种植,因为洪涝灾害以及雪灾影响的大楚,粮食产量至少要比现在翻两倍!
这么好的东西最开始也需要宣传,蔺荷想的便是在国宴上加几道红薯做的菜。
于是她找到徐御厨,表达了自己的请求。
徐御厨想了想:“并非不可以,但主菜已经全部确定,换掉哪一个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