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改良人性弊端来避免灭绝战争,目前我想到的是这样两种方式:一种是理智的灌输,另一种是信仰的约束。”
“所谓理智的灌输,是将理性思考这一元素,利用启蒙教育传达给种族内的所有个体,让他们在应对争斗时,能够顾忌到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原始时期的人类,在面对同类冲突的时候,更多思考的是用暴力来获取一切,即便这种暴力有可能会断送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而经历过教育启蒙的人类,在与同类出现矛盾时,会以博弈的思维来处理纷争,尽量避免两败俱伤。”
托德举了个例子:“比如有这样两个王国,互为世仇,但他们都拥有了死寂这一武器。如果理智薄弱的人,想要做的事情就是消灭对手,其结果就是,在你扔出死寂的同时,对方也会向你扔出死寂,最后两个王国一起完蛋。但理智较强的人,会将死寂作为一种威胁性手段,最终在博弈中获取平衡。”
梅瑞狄斯提问道:“如果一个王国的国王是理智的,另一个王国的国王是冲动的,那么会怎么样?”
“那么最后两个王国,依然会走向灭亡。所以,王国做决策的人,不应该是国王,而应该是国民,通过集体选举的方式,来确定一位或是一群理智的国家领导人,来避免国家层面上的决策失误。而国王自身,更多的是一种象征,一个符号。”
梅瑞狄斯若有所悟:“哦,所以我听说,你身为国王却离开了暮西城,让内阁成员和荣誉骑士一起去管理王国。”
托德点头认可了这一种说法。
“那还有一种避免灭绝战争的方式呢?就是你刚才所说的『信仰的约束』。”
托德闭上眼睛,轻轻叹了口气:“这就是我在霜石城正在做的事情,我希望能建立一个信仰统一的乌托邦。”
第481章 乌托邦计划
“乌托邦,我听过这个词,好像是……”梅瑞狄斯努力回忆道。
托德点点头:“是古泰罗时期一位哲学家提出的设想,他希望建立一个人人都幸福平和的国度,那里财产公有,人人平等,一切实行按需分配。人们可以在国家中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获得想要的一切,所以也不会因为贪欲而引发战争。”
梅瑞狄斯笑着摇摇头:“我认识两个人,一个叫谟拉比,另一个叫阿哲图卡,他们曾经试图在基袒岛上建立一个乌托邦之国,不过最后无疾而终……”
托德有些意外地问道:“谟拉比?阿哲图卡?你曾经见过别人试图建立乌托邦?”
“他们是我父亲的学生,也是帝国议会的议员。但说到底,他们不过是两个整天只知道做梦的空想家。”
“谟拉比和阿哲图卡沉迷于乌托邦所描述的美好世界,在向我的父亲道别之后,就花光家族的所有财富,买下了帝国版图边缘的一个小岛——基袒岛,并带着两百对男女登上岛,希望过上书里描述的乌托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