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

它发电的奥秘就在于第三层——髓质层,在寄生虫的管体中,有着大量的发电细胞,类似于小型的叠层电池,当它被宿主的神经信号所激励时,就能够使得电离子通过细胞膜并聚集起来。

寄生虫内从头到尾都有这样的细胞,就像许多叠在一起的叠层电池。当产生电流时,所有这些『电池』串联起来,这样在寄生虫的头和尾之间就产生了很高的电压。许多这样的电池组又并联起来,这样就能在体外产生足够大的电流。

除此之外,这种能够放电的寄生虫,还有一种更加奇特的功能——断体再生。

当用利器将这种寄生虫一分为二时,断面上的肌肉层将会立即收缩,一部分肌肉将迅速溶解,形成一团新的细胞,同时细胞会聚集在切面上,形成栓塞,使伤口迅速闭合。

与此同时体内的神经系统、髓质管等组织的细胞,可以通过大量的有丝分裂,迅速地进行出芽生殖。就这样,随着细胞的不断增生,缺少头的一段的切面上,会长出一个新的头来;缺少尾巴那一段的切面上,会长出一条尾巴来。这样一条寄生虫就变成了两条完整的寄生虫。

最终,托德给这种能够发电还能够再生的寄生虫,取了一个奇葩的名字——『特斯拉』。

第143章 磁力电子显微镜

『特斯拉』寄生虫的发现,让托德在微生物学上有了新的突破,也让他在实验室设备上有了新的思路。

实验室现存的光学显微镜是他制作的第二台显微镜(第一台送给了特里斯坦),放大倍数最高为400倍,再配合上『鹰眼』的异能,放大倍数可以达到2500倍。

这个放大倍率的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细菌和染色体(需要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进行染色),而要想观察到病毒等更小的物质,光学显微镜就无能为力了,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来呈现图像。

因为病毒的整体尺寸一般在30-80纳米,如果说仅仅想看到,那么放大10000倍,就可以肉眼识别到。但如果病毒团聚在一起,就需要继续放大到5-10万倍,才能有效观察到单个病毒。如果要清晰识别病毒形态,那还需要继续放大10-15万倍比较好。

而『特斯拉』寄生虫的发现,正好给了托德制造电子显微镜的基础材料。

像是『透射电枪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由于制造难度太大,暮西镇的材料学和工程学技术还没有达到相应水平,托德不得不将设备制造,定位在最初级也是最简单的『磁力电子显微镜』上。

磁力电子显微镜,是电子显微镜的最初级产品,它在前世由汉斯·布什于1926年发明。其原理如果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首先打造一个软磁材料(纯铁或低碳钢)制成的具有内环形间隙的壳子,接着在里面建立一个电磁线圈。当线圈通电时,电子将沿着线圈做轴线运动,磁感应将慢慢产生。随着电流加大,磁感应强度得以加强,电磁透镜聚焦成像的图案也会越来越清晰。视镜下的样本则会被放大,并显现在目镜之中。

主要原理就是这样,至于其它一些配件和理论,如真空泵、扩散泵和真空阀门、抽气管道、材料切片机,以及光的波粒二重性、洛伦兹力、电磁感应、锇酸染色理论,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现在谈谈电镜的材料,最关键的电磁线圈可以用『特斯拉』寄生虫来替代,但是软磁材料壳以及电磁透镜的打造,就需要调集暮西镇的所有学者、工匠和异种来共同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