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页

“如果国家认为相关档案不适合解密,即使一百年后都不会有人知道你们做了什么。”

“历史会记得。”

“国家会记得。”

“所有知道这个项目的华国人,都会记得我们,他们不需要记得我们的名字,但是会记得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贡献让华国能屹立在世界之林,能让国家免于战乱不受列强摆布。”

大家这么说着,易寒星和几位未来的同事们不由目光相接,会心一笑。

“人民会记得。”

第258章

当天,易寒星和另外几人都写了请战书,坚决而强烈地要求加入国家研究项目。

有文青的研究员在请战书上写道:“埋骨何须桑梓地,我在之处即青山。”

而后所有人纷纷谴责,表示对方以一己之力提高了大家书写请战书的难度,这简直是对大家这些理工科学生的折磨!

虽然这么说着,大家还是抄了抄对方的诗句,改一改变成自己的,易寒星则是拼凑了一首诗:“何惜百死报家国,我以我血荐轩辕。隐姓埋名终不悔,埋骨之处即青山。”

一群文艺细胞并不发达的人都拿着文豪们的诗改了改,凑了首打油诗上去,又按了手印,争先恐后地塞到了老领导的怀中。

这之后,大家神色如常地离开了谈话地点。